“当你读到这封信时,我已经离开家了。这次的旅行是我十多年心血的积累,目标是帮助西部的贫困山区。我一直在寻找可行的方式去改变那里人们的命运……我虽职位低微,却始终牢记心中的责任与使命。作为一名教师股票配资平台网,我的职责便是为人民服务,承担起我的一份力量……”
1998年2月初,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家庆在给女儿留下长信后,毅然踏上了离家远行的道路,从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,整整305天杳无音信。
305天后,何家庆终于归来,但他瘦弱得几乎认不出。他那时的体重不足40斤,而原本健康的模样早已消失,两眼深陷,整个人的面容憔悴不堪。
展开剩余91%或许很多人难以理解、也不愿相信,这场艰难的西南之行,何家庆穿越了安徽、湖北、重庆、四川等八个省市,走访了426个贫困村庄。在这段崎岖险峻的旅程中,这位从贫寒家庭走出来的教授,竟然为成千上万的贫困山区人民带去了希望与富贵的种子。
何家庆生于1949年,安徽安庆市一个贫苦的板车工人家庭。由于母亲早逝,父亲一人肩挑起家中八口人的重担。然而,尽管家境困苦,何家庆依然没有放弃学业。在学校里,助学金和老师们的帮助让他度过了不少难关,他的父亲也在家庭账本里细心记录下每一笔恩情:
“1956年9月,许维实老师送给我一双旧胶鞋,四本练习簿,免去学费。”
“7日,不知名的同学送来一条棉裤。”
“本月十日,张爱坤同学的母亲送来一条蓝单裤和两条短裤……”
在那个物资极为匮乏的时代,尽管父亲拿不起钱来为自己买一本本子,却用一块块烟盒拼成的大纸,记录下了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帮助。
1972年,凭借优异的成绩,何家庆留校成为了安徽大学的植物学教授。对于许多人来说,大学教师这份工作安稳而体面,意味着未来可以过上安逸的日子。然而,何家庆从不满足于此。每当寒暑假,他便到野外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,深入到《安徽植物志》和《安徽植被》的编纂工作中。
多年累积的野外研究让何家庆的皮肤变得黝黑,双手也因为常年劳作而布满了裂痕。可是,他却始终坚守着父亲当年在账本上写下的教诲:“读共产党书,拿共产党钱,好好学习,长大后要做对得起党、对得起人民的人。”
在安徽大学从事植物学研究时,何家庆偶然得知,早在1910年,法国的科考队员曾深入大别山进行植物采集,带回了五百多个标本。这一消息令他深感惋惜:我国对大别山的植物学研究远远落后于外国。于是,他决定亲自走进大别山的深处进行研究。
何家庆并没有急于向上级申请科研经费,而是打算凭借自己的积蓄前往大别山。他计算了一下自己的薪水和支出,决定省吃俭用来积攒足够的经费。为了节省开支,他几乎吃不上正餐,每天只能靠最便宜的馒头和稀饭度日。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,他和妻子终于积攒下了两千多元。
然而,依然远远不够,何家庆的父亲得知儿子的困难后,毫不犹豫地从安庆老家带着四千元现金赶来。当父亲从怀里掏出这些钱时,何家庆的眼睛湿润了。这些钱,大多是父亲多年来辛苦劳动的积蓄,其中有些是别人送来的孝敬,也有些是父亲用板车拉煤挣来的收入。看着这些血汗钱,何家庆虽然心急如焚,但依然决定拒绝父亲的帮助。
然而,父亲深知儿子的心思,了解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的艰辛,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支持与帮助。最终,在父亲的坚持下,何家庆终于接受了父亲的资助,收拾行囊,踏上了前往大别山的路途。
三月,春寒料峭,何家庆进入大别山深处,山中环境极其恶劣,寒冷的气息刺骨。他与自然界的动植物为伴,独自坚守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土地上。面对险恶的环境和无尽的孤独,他没有丝毫退缩。在野外考察中,他遭遇了狼群、悬崖、山洪等诸多困难,甚至曾跌倒悬崖边,险些丧命。幸好,一位过路猎人听到呼救,冒死将他救了上来。
在这次考察中,何家庆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,并努力将它们保护和整理成文。然而,恶劣的天气和艰难的生活条件让他身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考验。尽管如此,何家庆依然保持着科学家的责任感,继续不畏艰辛地进行着他的植物学研究。
经过长达225天的艰苦考察,何家庆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植物标本,并为大别山的植物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这些标本帮助科学家们更加深入了解大别山的生态系统,也使得何家庆成为了大别山的科考第一人。
然而,何家庆并未因此停下脚步。通过这次考察,他决定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贫困山区的农民们,帮助他们通过科学种植走出贫困。
在安徽桐山的一次实地考察中,何家庆遇到了一位年近七旬的农民,名叫陈长发。尽管年事已高,陈长发仍希望通过辛勤劳动改变家里的贫困命运。于是,他决定种植桂花树,然而不料成活率极低。
何家庆仔细一看,发现问题出在了栽种的位置——桂花树更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,而陈长发将它们种在了山的阴坡。指导了陈长发之后,何家庆又帮助他解决了冬季牛群饲料不足的问题。通过这次经验,何家庆决定深入基层,把致富的技术带到更多农民身边,帮助他们自力更生,摆脱贫困。
1990年,何家庆被任命为安徽绩溪县科技副县长,开始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。在了解当地养蚕业的困境后,何家庆提出了一套新的养蚕技术,并选定了尚田乡进行试点。
然而,天灾无情,绩溪遭遇了特大洪灾。看到家园被毁,何家庆没有丝毫犹豫,立即捐出了政府刚为自己报销的1000元,表示:“对于贫困山区人民,我有一份责任,虽然我无法力挽狂澜,但我有一颗火热的心。”
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,何家庆带领乡亲们逐步恢复了经济。此时,何家庆的身体已出现了健康问题——因长期走水路,他感染了血吸虫病。
不过,何家庆并没有停下脚步。尽管身体每况愈下,他依旧在探索新型致富方式。最终,他选择了魔芋,这种植物不仅容易种植,而且能为贫困山区带来可观的收入。
何家庆将魔芋种植的技术推广到全国,尤其是在西南贫困山区。1998年2月12日,他在给女儿留下信后,带着魔芋种植技术和启动资金,踏上了西南的征程。
然而,在途中,何家庆遭遇了绑架事件。幸亏这位绑架者并无恶意,只是想要让何家庆帮他做一些力气活。虽然途中饥饿与劳累让他几乎
发布于:天津市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